首页

踩踏踩射

时间:2025-05-23 22:19:52 作者:国家医保局:即时结算已覆盖77%统筹地区 浏览量:71206

  3月5日,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,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,提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。

 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: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%左右;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,城镇调查失业率5.5%左右;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%左右;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;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;粮食产量1.3万亿斤以上;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.5%左右。

  5%的经济增长目标意味着实际增长动能要强于去年

 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,5%左右的GDP增长目标,符合普遍预期。

  “2023年是5.2%的GDP增速,2024年5%的增速目标比较谨慎,也非常合理。”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、研究员盘和林说,当前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态势很好,但经济结构性问题还是比较突出,2024年中国经济继续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质量,5%的GDP增速虽然谨慎,但如果将经济的重点放在质量上,5%的意义势必会很大,结合另一个目标“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.5%左右”看,这很好体现了2024年经济发展重质量的特点。

 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,实际上,考虑到基数因素影响,今年实现5%的经济增长目标,意味着实际经济增长动能要强于去年。

  “5%的增速目标与此前国内外各类机构判断基本一致,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。”王青说,预计2024年居民消费有望继续恢复,加之宏观政策仍将保持一定稳增长力度,今年经济实际增长水平有望达到5%左右。

  CPI涨幅3%左右

  2023年全年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比上年上涨0.2%,物价低位运行。

  盘和林认为,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在3%左右,说明今年在刺激内需市场上将进一步发力,且力度还会比较大。“当然,这也是基于全球宏观经济面做出的决定,因为2024年美元无风险利率很可能是下降态势,这对于中国经济扩张是有帮助的。”

 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,物价目标符合市场预期,2023年我国物价水平整体偏低,主要反映我国供需结构存在一定失衡,需求复苏相对供给复苏滞后,以及受到国际能源、原材料等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影响。

  周茂华指出,从趋势看,我国商品消费整体低于趋势水平,消费动能有进一步修复空间;工业企业部门整体库存积压情况在持续缓解,工业出厂价格逐月改善等,商品通胀大幅下滑阶段过去等,今年我国物价有望呈现温和改善态势。同时,受目前全球通胀仍偏高、全球极端气候频发、地缘冲突潜在外溢等影响,我国3%左右的通胀目标较为合适。

  财政赤字率3%,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

 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、提质增效。赤字率拟按3%安排,赤字规模4.06万亿元,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。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恢复增长,加上调入资金等,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.5万亿元、比上年增加1.1万亿元。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.9万亿元、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。

  报告还提出,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,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,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,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。

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、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钟辉勇认为,从目标看,今年财政总体维持在相对比较稳定的水准,不希望通过过度增加地方政府债务的形式来帮助经济发展,而是尽量控制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债务水平,通过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  对于今年开始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,钟辉勇说,其和一般国债的区别主要是偿还期限和用途差异,“超长期特别国债到期期限特别长,有点类似于永续债,用途方面主要服务中央的重大战略支出。”

  周茂华认为,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专款专用、精准直达方面特点较为突出,同时,特别国债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在重大项目投资方面的资金约束,有助于扩大短期有效需求的同时增强发展后劲。此外,未来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,也有助于改善市场对未来通胀预期。

  “我们判断,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不会计入财政赤字率,约相当于2023年126万亿的名义GDP规模的0.8%,这意味着今年实际目标赤字率会在3.8%(3%+0.8%)左右,也与去年计入1万亿增发国债后的目标赤字率基本相同,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则进一步上升。”王青说,这显示2024年财政政策总体上保持稳增长取向,能够保障基建投资增速继续处于较高水平,对冲房地产行业低迷对地方政府财政收支造成的影响,稳定宏观经济运行。

  王青强调,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意味着在去年增发1万亿国债后,未来一段时间中央政府加杠杆的政策取向进一步明确。2024年财政政策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中央加杠杆、地方降风险,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地方政府投资支出负担,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。

 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,近年来地方政府杠杆率增长较快,而中央政府杠杆率上升幅度不大,目前仍处于国际偏低水平,叠加举债成本较低,仍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。

  不过,周茂华也强调,虽然预计今年整体财政支出强度高于去年,但财政赤字率维持3%反映国内强化财政纪律,更注重财政实施效率与可持续性。

 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

  在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方面,政府工作报告明确,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,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,放宽电信、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。

 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、研究员白明表示,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,实际上是把自贸试验区成功的实践经验推广复制到全国,“中国是制造业大国,需要全方位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,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,对中国走向制造业强国有很大推动作用。”

  周茂华认为,我国产业体系完备、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能力强,国内有高素质产业工人、高效产能配套能力,为外资企业提升研发、生产效率和全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。另外,外资进入后通过市场竞争与合作,有助于国内制造业企业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管理、营销方面经验,并推动国内制造业等部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,提升创新能力,助力我国高质量发展。

点击进入专题: 2024年全国两会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寿命只有50年?上海官方辟谣

金秋时节,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黄门街“七星玲珑鱼菜共生”试验点,成群的鱼在池中泛起涟漪,青翠的水培蔬菜长势喜人。工人穿梭其间,投喂鱼食、采摘蔬菜。

(两会访谈)文旅IP频“出圈” 景德镇如何“长红”?

如今,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将足迹印在福建的乡野。据统计,已有130多支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、450多名台湾乡建乡创人才,为福建的400多个村庄和社区提供旅游规划、设计创意等服务。

幸福黄河我的家丨扎根黄河岸边 “拓荒牛”谱写绿色奇迹

最后在于内部结构增长基本协调。一季度,浙江省全体居民四大项收入呈全面增长态势,工资性收入、经营净收入、财产净收入、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4.7%、8.8%、5.2%、7.4%。增速没有奇高奇低,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增收态势良好。

新华社权威速览 | 习近平主席谈中国同苏里南关系:南南合作的典范

台湾青年陈立承对AI、乡建乡创、文创产业等领域很感兴趣,尤其是AI领域,未来的工作生活与之息息相关。他希望通过训练营,能掌握前沿的科技信息知识,作为一名“00后”,期待未来能在科技信创方面大展身手。他期待,通过训练营,可以掌握更多专业技能和前沿的科技信息知识,通过专业导师讲解和实操演练,将技能更好地应用到学习工作中。

政府工作报告里的2023“开局答卷”

在产业发展方面,西安更关注以硬科技为核心的制造业。西安的硬科技产业具有高资本投入、高知识产权壁垒、高信息密集度、高产品附加值和高产业控制力等特点。其中,半导体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,闪存芯片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,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第一,航空航天产业拥有国内航空近1/4、航天1/3以上的科研单位及生产力量。西安丰富的科教资源、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完备的产业体系,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与科技人才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